预防脑梗死和心肌梗死并不存在所谓的最佳方法,通常需采取综合措施,包括控制基础疾病、调整生活方式、定期体检、合理用药以及掌握急救措施等。
1、控制基础疾病
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慢性病是诱发心脑血管事件的重要危险因素。患者需定期监测血压、血糖及血脂水平,遵医嘱使用硝苯地平控释片、盐酸二甲双胍片、阿托伐他汀钙片等药物,将指标控制在目标范围内。
2、调整生活方式
每日摄入盐分不超过5克,减少高脂肪、高糖食物,增加膳食纤维摄入。每周进行至少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严格戒烟并限制酒精摄入,男性每日酒精量不超过25克。
3、定期体检
40岁以上人群建议每年进行颈动脉超声、心电图、血液流变学检查。已有动脉粥样硬化者需每半年复查血脂、超敏C反应蛋白等指标,及时评估斑块稳定性。
4、合理用药
高危人群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阿司匹林肠溶片预防血栓,联合氯吡格雷片进行双抗治疗时需严格把握用药指征。服用瑞舒伐他汀钙片等药物时需定期监测肝功能与肌酸激酶。
5、急救措施
突发胸闷、肢体麻木等症状时立即舌下含服硝酸甘油片,保持平卧位减少耗氧。记录症状出现时间,尽快呼叫急救中心,把握黄金救治120分钟。
日常需保持情绪稳定,避免剧烈温差刺激。服用抗凝药物期间注意观察有无牙龈出血、黑便等异常,定期复查凝血功能。出现视物模糊、言语不清等先兆症状时,务必立即就医排查脑血管病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