浆细胞病的临床表现主要包括骨痛、贫血、肾功能损害、感染倾向以及高钙血症等。具体症状可能因个体差异有所不同,需结合检查结果综合判断。
1、骨痛
浆细胞病常伴随骨骼损害,尤其是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由于异常浆细胞浸润骨骼或分泌破骨细胞活化因子,导致溶骨性病变。患者可能出现腰背痛、肋骨或四肢骨痛,严重时可发生病理性骨折。
2、贫血
骨髓内大量浆细胞增殖会抑制正常造血功能,造成血红蛋白水平下降。患者可能出现乏力、头晕、活动后心悸等贫血相关症状,部分患者可能伴有皮肤黏膜苍白。
3、肾功能损害
异常免疫球蛋白轻链(本周蛋白)在肾小管沉积,可能引发管型肾病。患者可能出现泡沫尿、夜尿增多,严重时可发展为慢性肾功能不全,实验室检查可见血肌酐升高、尿蛋白阳性。
4、感染倾向
浆细胞病患者正常免疫球蛋白分泌减少,导致免疫功能低下。常见反复呼吸道感染、泌尿系感染等,病原体以细菌为主,部分患者可能因中性粒细胞减少加重感染风险。
5、高钙血症
骨骼破坏导致钙离子释放入血,可能引起血钙升高。患者可能出现口渴、多尿、便秘等症状,严重时可出现意识模糊或心律失常,需紧急处理。
若出现上述症状,建议及时进行血常规、免疫固定电泳、骨髓穿刺等检查。确诊后需在血液科医生指导下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日常应注意避免剧烈运动以防骨折,同时保持均衡营养支持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