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股骨头置换术通常包括术前评估、麻醉处理、手术入路、假体置换及术后处理等步骤,需由骨科医生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制定方案。该手术主要用于治疗股骨头坏死、严重骨折等疾病,帮助恢复关节功能。
1、术前评估
患者需接受全面的身体检查,包括血常规、凝血功能及心电图等,评估手术耐受性。同时需通过X线、CT或MRI明确股骨头病变范围和骨质情况,为假体型号选择提供依据。医生会排除活动性感染、严重心肺疾病等禁忌证。
2、麻醉处理
手术多采用椎管内麻醉或全身麻醉。麻醉师会根据患者年龄、基础疾病及手术时长选择合适方式,术中持续监测生命体征,确保患者无痛觉且肌肉松弛。
3、手术入路
常用外侧或后外侧切口,逐层切开皮肤、筋膜及肌肉,暴露髋关节囊。医生会切除病变的股骨头并修整髋臼,保留健康骨组织。手术需在C型臂X光机辅助下精确定位。
4、假体置换
根据术前测量选择合适尺寸的金属或陶瓷假体,使用骨水泥或生物型固定方式将假体股骨头植入骨髓腔。需调整假体颈干角及前倾角,确保关节稳定性,测试髋关节活动度。
5、术后处理
缝合伤口后留置引流管,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术后24小时开始踝泵锻炼,3-5天借助助行器部分负重行走。康复期需进行肌力训练和关节活动度练习,定期复查X线评估假体位置。
该手术需严格遵循无菌操作,术中注意保护坐骨神经等重要结构。术后应避免盘腿、深蹲等动作,防止假体脱位。患者需遵医嘱进行阶段性康复训练,术后3个月逐渐恢复日常活动,出现异常疼痛或活动受限应及时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