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行性牙髓炎是一种由于细菌通过牙根逆向侵入牙髓组织引发的炎症性疾病。其发生多与牙周病或牙体感染有关,典型表现为牙髓充血、坏死及疼痛反应,需通过专业牙科治疗干预。
1、病因
逆行性牙髓炎主要源于深牙周袋或根尖周病变。当牙周组织严重破坏时,细菌及毒素可通过根尖孔或侧支根管逆向侵入牙髓腔。牙隐裂、牙根纵折等牙体损伤也可形成感染通道。长期未治疗的龋齿继发根尖周炎时,炎症同样可能逆向扩散至牙髓。
2、临床表现
患者常出现牙齿持续性跳痛,冷热刺激可诱发剧烈疼痛,但龋源性牙髓炎常见的冷热痛缓解现象不明显。叩诊检查可见患牙垂直叩痛阳性,牙髓活力测试早期可能表现为敏感,晚期则出现活力丧失。X线片可显示根尖周透射影或牙槽骨吸收。
3、治疗方法
急性期需开髓减压缓解疼痛,后期行根管治疗彻底清除感染牙髓。对于合并严重牙周病变的患牙,需同期进行牙周基础治疗。根管再治疗后建议冠修复保护牙体,牙周骨缺损严重者可考虑引导骨再生术。治疗过程中需配合使用抗生素控制急性感染。
日常需保持口腔卫生,使用牙线清洁邻面,每半年进行专业洁治。出现牙龈出血、牙齿松动等牙周病早期症状时应及时就诊,避免病变进展累及牙髓。根管治疗后需定期复查X线,监测根尖周组织愈合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