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病贫血患者通常会出现乏力、面色苍白、心悸、呼吸急促、头晕等症状,还可能伴随原发疾病的相关表现。该病多为慢性炎症、感染或肿瘤等疾病引发,症状轻重与贫血程度及基础疾病有关。
1、乏力
慢性病贫血患者因血红蛋白减少导致携氧能力下降,组织器官供氧不足,常出现持续性疲乏感。这种乏力感在活动后尤为明显,即使适当休息也难以完全缓解,可能影响日常工作和生活。
2、面色苍白
由于红细胞生成减少和破坏增加,患者常表现为皮肤黏膜颜色变淡,以睑结膜、甲床和口腔黏膜最为明显。部分患者还会伴随皮肤干燥、弹性下降等营养缺乏表现。
3、心悸与呼吸急促
贫血导致心脏代偿性加快收缩,患者可能出现活动后心慌、心跳加快等症状。当血红蛋白低于80g/L时,轻微活动即可引发气促,严重者可能出现体位性低血压。
4、头晕头痛
脑组织缺氧可引起头昏、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等症状,部分患者伴随耳鸣、视物模糊等神经系统症状。这些症状在快速站立或体位改变时可能加重。
5、原发疾病症状
多数患者存在基础疾病表现,如结核病患者出现低热盗汗,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伴关节肿痛,恶性肿瘤患者可能出现体重下降、局部包块等症状。
若长期存在上述症状或伴随慢性疾病史,建议及时到血液科就诊。医生会通过血常规、铁代谢检查、炎症指标检测等手段明确诊断,并针对原发疾病进行系统治疗。日常需注意均衡饮食,适度补充蛋白质和维生素,但不宜自行服用铁剂以免延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