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PR阴性通常代表血液中未检测到梅毒非特异性抗体,提示当前可能不存在活动性梅毒感染或处于感染窗口期。但需结合临床表现和其他实验室检查综合判断,不能单独作为确诊依据。
RPR检测主要用于梅毒的筛查和疗效观察。当结果为阴性时,若患者无高危性行为史或典型症状,可能表明未感染梅毒。但在感染后4-6周的窗口期内,机体尚未产生足够抗体,可能出现假阴性结果。免疫功能受损患者或晚期梅毒患者,由于抗体滴度下降,也可能出现检测阴性。对于确诊患者,规范治疗后RPR可转为阴性,提示治疗有效。
建议在高危暴露后间隔4周、12周复查RPR检测,必要时联合TPPA等特异性抗体检测。若出现硬下疳、皮疹等疑似症状,应及时到皮肤性病科就诊。日常应注意安全性行为,避免共用注射器等血液暴露风险。所有检测结果均需由专业医生结合临床进行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