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水是体内水分和电解质丢失过多的状态,通常表现为口渴、尿量减少、头晕、皮肤弹性下降以及意识改变等症状,严重时可危及生命。
1、口渴
口渴是脱水最早出现的症状,当体内水分不足时,下丘脑的渗透压感受器会触发口渴反射,促使人体主动饮水。轻度脱水时可能仅有口干舌燥感,随着脱水加重,口渴感会愈发明显。
2、尿量减少
脱水时肾脏会通过浓缩尿液来减少水分排出,表现为尿量减少、尿液颜色加深(呈深黄色或琥珀色)。成年人24小时尿量若低于400毫升提示脱水,儿童尿量减少可能伴随尿布干燥时间延长。
3、头晕
血容量下降会导致脑部供血不足,出现头晕、乏力或站立时眼前发黑(体位性低血压)。部分患者可能出现心率加快,以代偿循环血量的不足。
4、皮肤弹性下降
皮肤因细胞脱水而失去饱满度,轻捏手背或腹部皮肤后回弹缓慢(>2秒)。婴儿可能出现囟门凹陷、哭闹时眼泪减少等特异性表现。
5、意识改变
重度脱水时(失水量>10%体重)可能出现精神萎靡、烦躁不安甚至昏迷。此时常伴随眼窝凹陷、四肢湿冷、血压下降等休克征象,需紧急就医。
若出现持续呕吐、腹泻或高热导致脱水,建议及时口服补液盐补充水分和电解质。婴幼儿、老年人及慢性病患者脱水风险较高,当出现皮肤弹性差、少尿、意识障碍等症状时,应立即前往医院进行静脉补液治疗,避免器官功能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