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脸色发黄是为什么?

汤多壮 血液内科 副主任医师

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三甲

脸色发黄可能是生理性原因所致,也可能与肝胆疾病、贫血、胡萝卜素血症等疾病原因有关,建议及时就医查明病因。

1、生理性原因

长期营养不良、过度节食或熬夜可能导致皮肤暗黄。这类情况通常伴随血红蛋白减少,使皮肤失去红润光泽。例如蛋白质摄入不足会影响肝脏合成白蛋白功能,导致胆红素代谢异常,进而引发皮肤黄染。调整饮食结构并保证充足睡眠后,症状可逐渐改善。

2、肝胆疾病

肝炎、胆管结石等疾病会影响胆红素代谢。当肝细胞受损或胆汁排泄受阻时,血液中结合胆红素水平升高,形成黄疸特征性表现,常伴有巩膜黄染、尿液呈浓茶色等症状。此类患者需通过肝功能检测、腹部超声等检查明确诊断。

3、贫血

溶血性贫血或缺铁性贫血都可能引发面色改变。红细胞大量破坏会导致未结合胆红素升高,而缺铁会造成血红蛋白合成障碍,两者都会导致皮肤呈现萎黄色。患者可能伴随头晕、乏力等全身症状,需进行血常规和网织红细胞计数鉴别。

4、胡萝卜素血症

过量摄入胡萝卜、南瓜等富含胡萝卜素的食物,会导致胡萝卜素沉积在角质层较厚的部位。这种黄染通常从手掌、足底开始,巩膜不受影响,停止相关食物摄入后2-6周可自行消退。

若调整生活方式后症状未改善,或伴有腹痛、皮肤瘙痒等其他不适,应及时到消化内科或血液科就诊。医生会根据胆红素水平、血常规、肝胆超声等检查结果判断病因,必要时需进行规范治疗,切勿自行使用退黄药物。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