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肠通常位于人体盆腔内的中线位置,但具体走向可能因个体差异略有不同,其位置与周围器官关系密切。
直肠是消化道的末端部分,上端连接乙状结肠,下端延续为肛管。从解剖学来看,它沿着骶骨和尾骨前方下行,在盆腔内呈现"S"形弯曲。男性直肠前壁与前列腺、精囊腺相邻,女性直肠前壁则紧贴阴道后壁,这种解剖关系使得直肠指检能触及这些器官。
直肠在走行过程中形成两个生理弯曲:上部的骶曲向后凸,下部的会阴曲向前凸。这些弯曲结构使直肠在储存粪便时能适应不同体位的变化。由于直肠系膜的存在,直肠在盆腔内保持相对固定的位置,但在排便时可通过肛提肌收缩改变角度。
若出现排便习惯改变、便血或里急后重等症状,建议及时到肛肠外科就诊。医生可通过直肠指检、肠镜或影像学检查评估直肠具体情况,排除痔疮、直肠息肉等常见疾病。日常生活中保持膳食纤维摄入、避免久坐等措施有助于维护直肠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