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亢具有一定的遗传倾向,但并非直接遗传疾病。多数情况下,甲亢不会直接遗传给下一代,但存在家族史的人群患病风险相对较高。其发病与遗传易感性、环境因素及自身免疫因素共同作用有关。
1、遗传易感性
部分人群携带与甲状腺功能调控相关的基因变异,如HLA-DR3、CTLA-4等,可能增加子女对甲亢的易感性。若父母一方患甲亢,子女患病概率约为10%-15%,而普通人群患病率约1%-2%。但这种易感性需结合其他因素才会触发疾病。
2、环境诱因
即使存在遗传背景,仍需外界因素诱发才可能发病。例如长期精神压力、感染(如耶尔森菌)、过量碘摄入或吸烟等,可能刺激甲状腺自身抗体产生,导致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这类环境因素在疾病发生中起关键作用。
3、自身免疫因素
约80%的甲亢由Graves病引起,属于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体内产生促甲状腺激素受体抗体,此类抗体可通过胎盘,但新生儿一过性甲亢发生率不足1%,且出生后3-4个月会随母体抗体代谢而自然消退。
建议有甲亢家族史的人群定期监测甲状腺功能,出现心慌、手抖、体重下降等症状时及时就医。日常注意保持情绪稳定,避免高碘饮食,并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孕前评估和孕期管理,可有效降低子代患病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