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产瘤是什么?

耿敬华 妇产科 副主任医师

濮阳惠民医院 三甲

产瘤是分娩过程中胎儿头部通过产道时,因挤压导致头皮组织液和血液渗出形成的局限性肿胀,医学上称为“头皮血肿”或“胎头水肿”。这种情况常见于自然分娩或器械助产的新生儿,属于分娩时的机械性损伤,通常不会对婴儿健康造成长期影响。

产瘤的形成主要与分娩时胎头受压有关。当胎儿头部经过产道时,局部软组织受到持续性挤压,导致皮下血管破裂或淋巴液渗出,形成肿胀。使用胎头吸引器或产钳助产时,器械对头皮的牵拉和压力可能进一步加重局部水肿和淤血。此外,胎儿头部位置异常或产程过长也可能增加产瘤发生的概率。

产瘤的典型表现为婴儿出生后头部出现圆形或椭圆形的柔软包块,边界不清,皮肤颜色可能正常或轻微发红。与头颅血肿不同,产瘤往往在出生后24-48小时逐渐消退,通常不需要特殊治疗。家长需注意避免触碰肿胀部位,保持皮肤清洁干燥。若发现包块持续增大、出现皮肤发红发热或婴儿出现异常哭闹,需及时就医排除感染或颅内出血等并发症。

大多数产瘤属于自限性病变,随着新生儿代谢和吸收可自行恢复。日常护理中应注意观察肿胀变化,避免使用发箍等压迫头部的物品。哺乳时应选择不影响肿胀部位的姿势,若发现婴儿出现拒食、嗜睡等异常表现,建议及时至儿科就诊评估。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