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RR间期是什么意思?

江龙 心血管内科 副主任医师

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三甲

RR间期是心电图上两个相邻R波之间的时间间隔,通常用于评估心率和心律的规律性。其正常范围、临床意义及异常情况是解读心电图的重要指标。

1、定义与测量方法

RR间期指心电图导联中连续两个R波顶点之间的时间距离,反映一次心跳的周期长度。测量时需选取同一导联上相邻R波最高点,使用心电图机标尺或数字化系统计算时间差,单位为毫秒或秒。该参数直接关联心率,如RR间期延长代表心率减慢,缩短则提示心率增快。

2、正常范围及影响因素

成年人在静息状态下,正常RR间期为600-1200毫秒(对应心率50-100次/分)。婴幼儿可达400-700毫秒(心率85-150次/分)。运动、情绪激动或病理状态如发热、贫血时,RR间期会相应缩短。呼吸周期也会引起生理性RR间期波动,称为窦性心律不齐。

3、临床意义与异常情况

显著延长(>1200ms)可能提示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房室传导阻滞;明显缩短(小于600ms)常见于阵发性室上速、房颤伴快速心室率。RR间期绝对不规则多见于房颤,而渐长渐短变化可见于文氏型房室阻滞。动态心电图监测中,RR间期变异度降低是自主神经功能受损的标志。

若心电图报告显示RR间期异常,建议及时到心血管专科就诊,结合24小时动态心电图、心脏超声等检查明确诊断。日常应注意监测脉搏,避免剧烈运动或情绪波动,定期复查心电图了解心律变化。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