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腹部疼痛可能与胃炎、胃溃疡、胆囊炎、胰腺炎或心肌梗死等疾病有关,建议及时就医明确诊断。不同病因引起的疼痛特点及伴随症状存在差异,需结合具体表现综合判断。
1、胃炎
胃黏膜炎症可导致上腹隐痛或烧灼感,常伴反酸、嗳气。过度饮酒、刺激性饮食可能诱发,胃镜检查可确诊。治疗可遵医嘱使用奥美拉唑肠溶胶囊、铝碳酸镁咀嚼片、胶体果胶铋胶囊等药物,同时需调整饮食习惯。
2、胃溃疡
典型表现为餐后1小时出现的节律性上腹痛,可能伴有黑便。幽门螺杆菌感染是主要病因,可通过碳13呼气试验检测。常用药物包括雷贝拉唑钠肠溶片、硫糖铝混悬凝胶、枸橼酸铋钾颗粒等,需规范治疗4-6周。
3、胆囊炎
右上腹绞痛向右肩放射是特征性表现,高脂饮食后易发作,可能伴发热、黄疸。超声检查可见胆囊壁增厚或结石。急性期需禁食并使用注射用头孢曲松钠、熊去氧胆酸片、消炎利胆片等药物治疗,严重者需手术。
4、胰腺炎
突发剧烈上腹持续性疼痛向腰背部放射,常见于暴饮暴食后,伴恶心呕吐。血淀粉酶检测和CT检查可确诊。治疗需禁食胃肠减压,使用注射用奥曲肽、乌司他丁注射液、加贝酯等药物,重症需ICU监护。
5、心肌梗死
部分患者表现为上腹部压榨样疼痛,伴胸闷、大汗,尤其糖尿病患者易出现不典型症状。心电图和心肌酶谱检测可鉴别。确诊后需立即进行再灌注治疗,使用阿司匹林肠溶片、硫酸氢氯吡格雷片、硝酸甘油片等药物。
出现上腹部疼痛建议记录疼痛发作时间、性质及诱因,避免自行服用止痛药掩盖病情。伴有呕血、意识模糊、持续剧烈疼痛等情况时,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日常应注意规律饮食,避免过度劳累,40岁以上人群建议定期进行胃肠镜和心血管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