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虚损病病因是什么?

江一平 中医科 主任医师

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三甲

虚损病的病因可能与先天不足、过度劳累、久病耗损、饮食不当以及情志失调等因素有关,需结合具体症状综合判断。中医认为该病多由脏腑功能衰退、气血阴阳失衡所致,需辨证论治。

1、先天不足

肾为先天之本,若父母体弱或孕期失养,可致肾精亏虚,表现为发育迟缓、免疫力低下。这类患者常伴有腰膝酸软、牙齿松动等肾虚症状,治疗可选用左归丸、右归丸等填补肾精。

2、过度劳累

包括劳力过度伤气、劳神过度耗血、房劳过度损精。长期高强度工作或运动易耗伤脾气,出现气短乏力、食欲减退等,可配合八珍汤调理;脑力劳动者多见心脾两虚,适用归脾汤加减。

3、久病耗损

慢性消耗性疾病如结核、肿瘤等,或急性热病后期未调养,均可损伤正气。常见低热缠绵、自汗盗汗等气阴两虚证,治疗可选用生脉散合四君子汤,配合针灸足三里、关元等穴位。

4、饮食不当

长期饥饱不调或偏嗜肥甘厚味,损伤脾胃运化功能。临床多见腹胀便溏、面色萎黄等脾气虚弱证,可用参苓白术散调理,配合山药、莲子等食疗。酗酒者易致湿热内蕴,需配合清热利湿方剂。

5、情志失调

长期抑郁焦虑可致肝郁气滞,气郁化火则伤阴,常见胁痛口苦、失眠多梦等症状。治疗宜疏肝解郁,可用逍遥散加减,配合情志疏导。惊恐过度易伤肾气,可配合固肾安神类药物。

虚损病治疗需辨明脏腑病位和气血阴阳盛衰,建议至正规中医机构进行体质辨识。日常应注意劳逸结合,保持规律作息,避免过度进补。若出现持续消瘦、乏力加重等情况,需及时排查器质性疾病。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