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nag偏高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胡著云 泌尿外科 副主任医师

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三甲

尿NAG(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偏高可能与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病、药物性肾损伤、尿路感染以及肾小球肾炎等疾病因素有关。该指标主要用于评估肾小管损伤程度,需结合其他检查明确具体病因。

1、糖尿病肾病

长期高血糖会损伤肾小管上皮细胞,导致NAG酶释放入尿液中。患者常伴有泡沫尿、水肿等症状,治疗时可遵医嘱使用二甲双胍片、胰岛素注射液等控制血糖,配合缬沙坦胶囊等药物延缓肾病进展。

2、高血压肾病

血压持续升高会引起肾动脉硬化,造成肾小管缺血性损伤。这类患者可能出现夜尿增多、乏力等症状,通常需要服用硝苯地平控释片、贝那普利片等降压药,同时限制钠盐摄入。

3、药物性肾损伤

庆大霉素注射液、顺铂注射液等肾毒性药物可直接损害肾小管细胞,多黏菌素B等抗生素也需谨慎使用。患者可能出现尿量改变、腰痛等症状,建议立即停用可疑药物,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金水宝胶囊等护肾药物。

4、尿路感染

大肠杆菌等病原体引发的肾盂肾炎可导致肾小管细胞受损,常伴随尿频、尿痛等症状。治疗多采用左氧氟沙星片、头孢克肟颗粒等抗生素,同时需保持充足水分摄入。

5、肾小球肾炎

免疫复合物沉积引发的炎症反应可能累及肾小管,患者可能出现血尿、蛋白尿。临床常用泼尼松片、环磷酰胺片等药物控制免疫反应,严重时需进行血浆置换。

若检测发现尿NAG水平异常升高,建议及时进行尿常规、肾功能检测及肾脏超声等检查。日常生活中需注意监测血压、血糖水平,避免滥用肾毒性药物,出现水肿或排尿异常时应尽早就医诊治。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