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断性刮宫是一种常见的妇科检查及治疗手段,主要用于获取子宫内膜组织进行病理学分析。它通常适用于异常子宫出血、子宫内膜病变或流产不全等情况的诊断和处理。
1、定义及目的
诊断性刮宫是通过器械刮取子宫内膜组织的手术操作,主要目的是明确子宫内膜的病理性质。医生通过分析刮出物,可鉴别子宫内膜增生、息肉、癌变等病变,为后续治疗提供依据。
2、适用情况
该操作常用于异常阴道出血的病因排查,如围绝经期出血、疑似子宫内膜癌等。对于药物流产或自然流产后宫腔残留的患者,诊断性刮宫既能清除残留组织,又能通过病理检查排除妊娠滋养细胞疾病。
3、操作过程
手术通常在局部麻醉或静脉麻醉下进行。医生使用扩宫器械打开宫颈口后,用刮匙依次刮取子宫腔各壁内膜,重点采集可疑病变区域的组织。术后需将标本送检病理科,整个过程约需15-30分钟。
诊断性刮宫后需遵医嘱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术后2周内避免盆浴和性生活。若出现发热、持续腹痛或大量出血等情况应及时就医。该检查需在正规医院由专业医师操作,以最大限度降低子宫穿孔、感染等并发症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