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体股癣的常用药物主要包括外用抗真菌药物、口服抗真菌药物以及辅助止痒药物等,需根据病情严重程度遵医嘱选择。若症状较轻,以外用药物治疗为主;若病情反复或范围较大,可联合口服药物治疗。
1、外用抗真菌药物
体股癣是由皮肤癣菌感染引起的浅表真菌病,临床常用酮康唑乳膏、特比萘芬乳膏、联苯苄唑乳膏等药物。这类药物能抑制真菌细胞膜合成,破坏真菌结构,从而杀灭或抑制皮肤表面的红色毛癣菌、须癣毛癣菌等致病菌。使用时需将药物涂抹于皮损及周围正常皮肤,连续使用2-4周直至症状消退。
2、口服抗真菌药物
对于皮损面积较大、反复发作或外用药物效果不佳的患者,可口服伊曲康唑胶囊、特比萘芬片、氟康唑胶囊等。这类药物通过肝脏代谢进入血液,抑制真菌繁殖,但需注意肝功能异常者慎用,用药期间需定期监测肝功能。
3、辅助止痒药物
若伴有明显瘙痒,可短期使用炉甘石洗剂缓解症状。合并细菌感染时,可配合使用莫匹罗星软膏或碘伏消毒液进行抗感染处理。需避免使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以免加重感染。
体股癣患者需保持患处清洁干燥,避免抓挠。衣物应选择透气材质并定期消毒。使用抗真菌药物时需按疗程规范用药,即使症状消失也应继续用药1-2周以防复发。若用药2周后无改善或出现红肿加重,应及时到皮肤科就诊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