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管夜针是试管婴儿促排卵阶段的一种药物注射方式,通常在夜间特定时间注射,用于促进卵泡最终成熟并控制排卵时间。其核心作用是确保取卵手术能获取足够数量且成熟的卵子,以提高受孕概率。
1、作用机制
试管夜针的主要成分是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或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这些药物可模拟体内黄体生成素峰值,刺激卵泡壁破裂,促使卵母细胞完成减数分裂,达到最终成熟阶段,为后续取卵做好准备。
2、药物类型
临床常用药物包括重组人绒促性素、尿源性绒促性素以及短效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具体选择需根据患者的卵巢反应、激素水平及治疗方案决定,不同药物对应的作用机制和适用人群有所差异。
3、注射时机
注射时间需精确控制在取卵手术前36小时左右,这个时间窗是基于卵泡成熟规律和药物代谢特点设定的。医生会根据超声监测的卵泡大小(通常主导卵泡达18-20mm)和雌二醇水平综合判断最佳注射时机。
4、注意事项
注射后需避免剧烈运动以防卵巢扭转,保持规律作息。部分患者可能出现注射部位红肿、腹胀等反应,通常24小时内自行缓解。若出现严重腹痛或呼吸困难需立即就医。
进行试管婴儿治疗时,应严格遵循生殖医学专家的用药指导,按时完成夜针注射。治疗期间保持情绪稳定,配合医护人员的监测安排,有助于提高取卵成功率和胚胎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