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孕期通常不宜食用汞含量较高的鱼类、生食鱼类以及可能受污染的鱼类。孕期饮食需注意食品安全,避免影响胎儿健康发育。
1、汞含量较高的鱼类
鲨鱼、旗鱼、马鲛鱼等大型掠食性鱼类通常汞含量较高。汞可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干扰神经系统发育。孕期应减少或避免食用此类鱼类,选择汞含量较低的品种如三文鱼、鳕鱼等替代。
2、生食鱼类
生鱼片、寿司等未经充分加热的鱼类可能存在寄生虫或细菌污染。例如,李斯特菌感染可能导致流产、早产等风险。建议孕期将鱼类彻底烹饪至内部温度达63℃以上,确保安全食用。
3、受污染的淡水鱼类
部分淡水鱼可能受工业污染物或多氯联苯等环境影响。建议选择来源可靠的养殖鱼类,并避免食用鱼内脏等易蓄积有害物质的部位。每周食用低汞鱼类2-3次,既可补充优质蛋白和DHA,又能控制潜在风险。
孕期应注意饮食多样化,在保证营养的同时规避食品安全风险。若食用鱼类后出现腹痛、腹泻等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检查。建议定期进行产前检查,根据医生指导调整饮食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