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雾化治疗常用的药物一般包括支气管扩张剂、糖皮质激素、抗胆碱能药物、祛痰药物以及生理盐水等,具体用药需严格遵医嘱选择。
1、支气管扩张剂
常用药物如沙丁胺醇、特布他林等,属于β2受体激动剂,能够快速缓解支气管痉挛,改善喘息、呼吸困难等症状。这类药物多用于哮喘急性发作或支气管痉挛引起的咳嗽,需注意过量使用可能引发心悸等不良反应。
2、糖皮质激素
布地奈德混悬液是常见的吸入型糖皮质激素,具有抗炎、减轻气道水肿的作用,适用于哮喘、过敏性咳嗽等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此类药物需规范使用,长期应用可能增加口腔真菌感染风险,用药后建议漱口。
3、抗胆碱能药物
如异丙托溴铵,可通过阻断胆碱受体舒张支气管,常与β2受体激动剂联合用于严重喘息发作。其起效较慢但作用时间较长,可能引起口干、咽部不适等反应。
4、祛痰药物
乙酰半胱氨酸溶液可降低痰液黏稠度,帮助痰液排出,常用于伴有黏痰阻塞的呼吸道感染或支气管炎。需注意部分患儿可能出现呛咳或支气管痉挛,雾化后应轻拍背部辅助排痰。
5、生理盐水
0.9%氯化钠溶液常用于湿化气道、稀释痰液或与其他雾化药物配合使用,安全性较高,但单独使用无法替代药物治疗。
雾化治疗需根据患儿具体病情调整药物种类和剂量。家长应确保雾化器清洁,指导孩子缓慢深呼吸以提高药物沉积率。若治疗期间出现面色发绀、频繁呛咳或症状加重,应立即停止雾化并就医。定期复查有助于医生评估疗效和调整方案,切勿自行更换药物或增减疗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