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出血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日常调理、物理治疗、药物治疗、手术治疗以及对因治疗等,需根据出血原因和严重程度选择合适方案。若反复出血或止血困难,建议及时就医。
1、日常调理
发生鼻出血时,患者需保持镇定,避免头部后仰,防止血液流入咽喉引起呛咳。日常应保持鼻腔湿润,可使用生理盐水喷鼻或涂抹凡士林软膏,避免用力擤鼻、挖鼻等行为。饮食宜清淡,多摄入富含维生素C和维生素K的食物,如猕猴桃、菠菜等。
2、物理治疗
轻微出血可通过按压止血,用拇指和食指捏住鼻翼根部压迫10-15分钟,同时冷敷前额和后颈部促进血管收缩。若鼻腔存在血凝块,需轻柔擤出后重新按压止血。此方法适用于多数前鼻孔出血。
3、药物治疗
持续渗血时可遵医嘱使用云南白药粉局部填塞,或使用氨甲环酸片、酚磺乙胺片等止血药物。高血压患者需服用硝苯地平片、苯磺酸氨氯地平片等控制血压。过敏性鼻炎引发的出血可联用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氯雷他定片。
4、手术治疗
严重出血如鼻腔后部动脉破裂,需采用前鼻孔填塞、后鼻孔气囊压迫止血。反复出血者可在鼻内镜下行电凝止血术、激光治疗或蝶腭动脉结扎术,术后需预防感染。
5、对因治疗
血液疾病患者需输注血小板或凝血因子;鼻中隔偏曲者需矫正手术;肿瘤引起的出血应切除病灶并配合放化疗。长期服用阿司匹林等抗凝药者需评估用药方案。
出现鼻出血时应避免仰头、填塞纸巾等错误操作。若按压20分钟仍出血、单侧反复流血或伴随头痛、视力下降等症状,需立即就诊耳鼻喉科。日常控制基础疾病,定期复查凝血功能,在医生指导下规范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