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钠血症的原因可能包括钠摄入不足、钠丢失过多以及稀释性低钠血症等,需结合具体病因进行治疗。若出现乏力、嗜睡等症状,建议及时就医明确诊断。
1、钠摄入不足
长期低盐饮食或存在消化道疾病导致钠吸收减少,可能引起血钠水平降低。患者常伴随食欲减退、恶心等症状,可通过调整饮食结构,适量增加食盐摄入改善,必要时可遵医嘱使用口服补液盐、氯化钠片等补充钠离子。
2、钠丢失过多
严重呕吐、腹泻或大量出汗会造成钠经消化道或皮肤丢失。此外,慢性肾脏疾病、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等疾病可能导致尿钠排泄增多。这类患者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氯化钠注射液静脉补液,同时针对原发病使用氢化可的松片、氟氢可的松片等药物。
3、稀释性低钠血症
心力衰竭、肝硬化等疾病引起水钠潴留时,尽管体内总钠量正常,但因血液稀释导致血钠浓度降低。抗利尿激素分泌异常综合征患者也可能出现此类情况,需限制液体摄入并使用呋塞米片、托伐普坦片等利尿剂调节体液平衡。
出现血钠水平异常时,建议完善尿钠检测、肾上腺功能检查等明确病因。日常避免盲目限制盐分摄入,急性严重低钠需在医生指导下纠正电解质紊乱,自行过量补钠可能诱发高钠血症或加重水肿。治疗期间需定期监测血钠浓度,根据病情变化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