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静剂通常包括苯二氮䓬类药物、巴比妥类药物、非苯二氮䓬类药物以及其他具有镇静作用的药物,需遵医嘱使用。
1、苯二氮䓬类药物
此类药物通过与中枢神经系统的γ-氨基丁酸受体结合,增强抑制性神经递质的作用,从而缓解焦虑和诱导睡眠。代表药物包括地西泮片、艾司唑仑片、阿普唑仑片等,适用于焦虑症、失眠及癫痫发作。长期使用可能导致依赖性和耐药性。
2、巴比妥类药物
通过延长γ-氨基丁酸介导的氯离子通道开放时间,产生中枢抑制作用。常见药物如苯巴比妥片、异戊巴比妥注射液、司可巴比妥胶囊等,曾用于镇静和抗惊厥,但因安全范围窄、易成瘾,现临床使用较少。
3、非苯二氮䓬类药物
选择性作用于苯二氮䓬受体亚型,镇静作用较强而肌肉松弛作用较弱。常用药物包括唑吡坦片、佐匹克隆胶囊、右佐匹克隆片等,主要用于短期失眠治疗,成瘾风险相对较低但仍有依赖性风险。
4、其他类型药物
部分抗组胺药如苯海拉明片、异丙嗪注射液可通过阻断组胺H1受体产生镇静效果;某些抗抑郁药如曲唑酮片、米氮平片因具有镇静作用,也可用于伴有失眠的抑郁患者。
使用镇静剂需严格遵循医嘱,避免自行调整剂量或长期服用。用药期间需监测是否出现嗜睡、头晕等不良反应,肝肾功能异常者应谨慎选择药物类型。若出现呼吸抑制等严重副作用,需立即停药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