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拉肚子脱水了怎么办?

胡佳 中医消化科 副主任医师

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三甲

拉肚子脱水时需及时补充水分和电解质,同时根据病因进行相应治疗。常见处理方法包括口服补液、调整饮食、药物治疗、静脉补液以及其他辅助措施。若出现严重脱水表现,应及时就医。

1、口服补液

脱水初期可饮用口服补液盐溶液,其含有葡萄糖、钠、钾等成分,能有效纠正水电解质紊乱。每次腹泻后补充50-100ml液体,儿童需少量多次饮用。市售补液盐需按说明书比例配制,避免浓度过高或过低影响吸收。

2、调整饮食

建议选择米汤、米粥、面条等低纤维易消化食物,避免高糖、高脂及乳制品。可适量补充香蕉、土豆等含钾食物。母乳喂养的婴儿应继续哺乳,同时增加喂养频率。

3、药物治疗

针对感染性腹泻,医生可能开具蒙脱石散、双歧杆菌等止泻药物。细菌感染需用诺氟沙星、左氧氟沙星等抗生素,但儿童、孕妇禁用喹诺酮类药物。病毒性腹泻通常无需抗生素,以对症治疗为主。

4、静脉补液

当出现皮肤弹性差、尿量减少、眼窝凹陷等中度以上脱水症状,或口服补液困难时,需立即静脉输注生理盐水、葡萄糖氯化钠等溶液。儿童按每公斤体重50-100ml计算补液量,并根据血气分析调整电解质比例。

5、其他措施

保持腹部温暖,避免受凉加重腹泻。便后及时清洁肛周,预防皮肤破损感染。密切观察尿量、精神状态等脱水指征,体温超过38.5℃时可物理降温。

腹泻期间应记录排便次数和性状变化,避免自行服用止泻药掩盖病情。若持续呕吐无法进食、出现血便或意识模糊,需急诊处理。补液治疗同时要排查霍乱、菌痢等传染性疾病,必要时进行隔离治疗。恢复期逐渐增加蛋白质摄入,帮助肠道黏膜修复。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