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下脘穴位于何处有何功效?

江一平 中医科 主任医师

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三甲

下脘穴位于上腹部前正中线上,脐中上2寸处,约三横指距离。该穴通常具有健脾和胃、消食导滞、理气止痛等功效,常用于缓解脾胃相关症状。

1、健脾和胃

下脘穴属任脉,临近脾胃脏腑。刺激该穴位可调节脾胃气机,增强脾胃运化功能,改善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等问题。临床多与中脘穴、足三里等穴位配伍使用。

2、消食导滞

此穴能促进胃肠蠕动,加速食物消化吸收。对于饮食积滞引起的腹胀、嗳气、反酸等症状,通过艾灸或指压下脘穴可有效缓解。常与内关穴、梁门穴配合应用。

3、理气止痛

下脘穴具有疏通腹部气机的作用,能够缓解因气滞导致的脘腹疼痛。对于功能性胃肠疾病或慢性胃炎引发的隐痛,针灸此穴可起到行气活血、解痉镇痛的效果。

日常可通过指压法进行保健,用拇指指腹以适中力度按揉3-5分钟。需注意孕妇及腹部手术未愈者慎用,针灸操作需由专业医师执行。若存在持续腹痛或消化系统疾病,应及时就医明确诊断。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