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压低可能是由外伤、炎症反应、手术因素等原因引起的,需要根据具体病因进行针对性治疗。若出现视力下降、眼部疼痛等症状,建议及时就医检查。
1、外伤
如果眼部受到撞击、穿刺伤等外伤,可能导致眼球壁破裂或房水外流,从而引起眼压降低。患者常伴随眼部疼痛、视力模糊等症状,需及时进行清创缝合,可遵医嘱使用左氧氟沙星滴眼液预防感染,双氯芬酸钠滴眼液减轻炎症,或使用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滴眼液促进角膜修复。
2、炎症反应
葡萄膜炎、巩膜炎等炎症性疾病会影响睫状体分泌房水的功能,导致眼压下降。这类患者可能出现眼红、畏光、飞蚊症等症状,通常需使用醋酸泼尼松龙滴眼液控制炎症,配合复方托吡卡胺滴眼液散瞳防止虹膜粘连,必要时口服布洛芬缓释胶囊缓解疼痛。
3、手术因素
青光眼滤过手术后房水引流过量,或白内障手术中切口渗漏,都可能造成术后暂时性低眼压。这种情况需密切观察眼压变化,可使用甘露醇注射液静脉滴注降低眶内压,配合乙酰唑胺片减少房水生成,同时用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预防感染。
出现不明原因的眼压降低时,应及时进行眼B超、前房角镜等检查明确诊断。日常生活中需注意避免揉眼、剧烈运动等可能加重病情的动作,遵医嘱定期复查眼压和视力情况。若保守治疗无效,可能需要进行巩膜加固术等手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