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性血尿是指在剧烈运动后出现的尿液中含有红细胞的症状。这种情况通常与运动强度过高或身体适应性不足有关,多数表现为短暂性血尿,无其他伴随症状。
运动性血尿的发生机制主要与运动过程中肾脏或泌尿系统的物理性损伤有关。剧烈运动时,身体反复震动可能导致肾脏包膜下血管破裂,红细胞进入尿液;同时运动引起的脱水会使尿液浓缩,增加红细胞检出的可能性。部分情况下,骨骼肌损伤释放的肌红蛋白也可能通过肾脏排泄,造成类似血尿的表现。此外,膀胱黏膜在运动中的反复摩擦损伤、泌尿系统结石移位等情况也可能诱发血尿。
若运动后出现血尿,建议立即停止运动并充分休息,保持每日2000-3000ml的饮水量以稀释尿液。血尿通常在72小时内自行消失,若持续超过3天或伴有腰痛、尿痛、发热等症状,需及时就诊泌尿外科进行尿常规、泌尿系超声等检查,排除肾炎、结石、肿瘤等器质性疾病。日常运动时应注意循序渐进,运动前后做好热身和放松,避免长时间高强度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