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发痒可能是生理性原因所致,也可能与皮炎、荨麻疹、糖尿病等疾病原因有关。若症状持续或加重,建议及时就诊明确病因。
1、生理性原因
皮肤干燥或接触刺激性物质时,表皮屏障功能受损会导致瘙痒。秋冬季节空气湿度低、频繁洗澡使用碱性洗护产品、衣物摩擦等均可能引发暂时性瘙痒,通常通过加强保湿、减少刺激后即可缓解。
2、皮炎
接触性皮炎或特应性皮炎患者因过敏原刺激或免疫异常,导致皮肤释放组胺等炎症介质。除瘙痒外,常伴随红斑、丘疹、渗出等症状。一般可遵医嘱使用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炉甘石洗剂、他克莫司软膏等药物进行治疗,同时需避免搔抓。
3、荨麻疹
食物、药物过敏引发的Ⅰ型超敏反应会导致肥大细胞活化,出现风团样皮疹和剧烈瘙痒。急性发作时可使用氯雷他定片、西替利嗪滴剂、地塞米松注射液等药物控制症状,慢性患者需排查过敏原。
若瘙痒持续超过6周或伴随皮肤溃破、发热、体重下降等症状,可能与糖尿病、肝胆疾病、甲状腺功能异常等系统性疾病相关。建议进行血糖检测、肝功能检查等实验室评估,确诊后需针对原发病进行治疗,如糖尿病患者需使用胰岛素或二甲双胍控制血糖。日常需穿着透气棉质衣物,避免过度清洁皮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