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小腹疼痛可能由生理性原因引起,也可能与痛经、盆腔炎、尿路感染等疾病因素有关。若症状持续或加重,建议及时就医明确具体病因。
1、生理性原因
排卵期卵泡破裂可能刺激腹膜引发轻微腹痛,通常持续1-2天自行缓解,可能伴随透明拉丝分泌物。这种情况无需特殊用药,可通过热敷下腹部缓解不适。
2、痛经
原发性痛经多由前列腺素分泌过多引起子宫痉挛,表现为周期性下腹坠痛伴腰酸,严重者出现恶心呕吐。一般可遵医嘱使用布洛芬缓释胶囊、双氯芬酸钠栓、萘普生片等非甾体抗炎药缓解症状,月经期间需注意腹部保暖。
3、盆腔炎
细菌上行感染引发的盆腔炎症会导致下腹持续性疼痛,活动后加剧,常伴有异常阴道分泌物和发热。治疗需遵医嘱使用注射用头孢曲松钠、甲硝唑片、左氧氟沙星胶囊等抗生素,急性期需卧床休息。
4、尿路感染
膀胱炎或尿道炎患者除小腹痛外,多伴有尿频、尿急和排尿灼痛,严重者出现血尿。通常需在医生指导下服用盐酸左氧氟沙星片、头孢克肟分散片、磷霉素氨丁三醇散等抗菌药物,治疗期间需每日饮水2000ml以上。
出现小腹疼痛时需避免自行服用止痛药掩盖症状,建议记录疼痛持续时间、性质及伴随症状。若腹痛超过72小时未缓解,或出现发热、阴道异常出血等症状,应及时至妇科或泌尿科就诊,通过超声检查、尿常规及妇科检查明确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