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草作为常见的中药材,通常具有散寒止痛、温经止血、祛湿止痒、调经安胎、增强免疫力等功效和作用。其应用范围较广,但需根据个人体质遵医嘱使用。
1、散寒止痛
艾草性温,能驱散体内寒邪,缓解因寒湿凝滞引起的关节冷痛、胃脘冷痛等症状。可将艾叶煎水泡洗或制成药包热敷患处,促进局部气血运行。
2、温经止血
艾草归肝、脾、肾经,能温通经脉,改善虚寒性出血症状,如女性崩漏、月经过多等。常与阿胶、当归等药材配伍,制成艾叶炭加强止血效果。
3、祛湿止痒
艾草燥湿作用显著,对湿疹、荨麻疹等湿热引起的皮肤瘙痒有缓解效果。新鲜艾叶煎水外洗或制成艾草膏局部涂抹,可减轻炎症反应。
4、调经安胎
艾草能温暖胞宫,调理冲任二脉,适用于宫寒不孕、月经不调或胎动不安的情况。但孕妇需在中医师指导下使用,避免自行用药。
5、增强免疫力
艾草含有挥发油等成分,通过艾灸刺激穴位可激发人体正气。日常用艾草泡脚或熏蒸,有助于改善体质,但阴虚火旺者慎用。
使用艾草时需注意辨证施治,外用时避免皮肤过敏。内服需经专业中医师调配剂量,不可长期大量使用。孕妇、儿童及特殊体质人群应谨慎使用,出现不适及时停用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