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球结膜下出血是怎么回事?

王安安 眼科 副主任医师

南昌大学附属眼科医院 三甲

球结膜下出血可能是生理性原因所致,也可能与眼部外伤、高血压或眼部炎症等疾病因素有关。该症状通常由结膜下微小血管破裂引起,表现为眼白部分片状出血,一般不伴随疼痛或视力下降。

1、生理性原因

用力揉眼、剧烈咳嗽、打喷嚏或搬运重物时,可能因瞬间眼压升高导致结膜下血管破裂。这类出血通常范围较小,1-2周内可自行吸收,期间可配合使用人工泪液保持眼部湿润,如玻璃酸钠滴眼液、聚乙烯醇滴眼液等。

2、眼部外伤

眼部受到撞击、异物划伤或接受眼科手术后,可能损伤结膜血管。若伴随角膜损伤,需使用左氧氟沙星滴眼液、加替沙星眼用凝胶等预防感染,配合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滴眼液促进修复。

3、全身性疾病

高血压患者血压波动时,可能因血管内压力增高引发出血。糖尿病引起的血管脆性增加、血液系统疾病导致的凝血异常也可能诱发此症状,需通过硝苯地平控释片、胰岛素等控制原发病。

4、眼部炎症

急性结膜炎发作时,结膜血管处于充血扩张状态,轻微刺激即可导致出血。细菌性感染可使用妥布霉素滴眼液,病毒性感染常用更昔洛韦眼用凝胶,过敏性炎症需配合奥洛他定滴眼液治疗。

出现球结膜下出血后,建议避免揉搓眼睛,佩戴护目镜防止二次损伤。若出血范围持续扩大、反复发作或伴随视力模糊、眼痛等症状,应及时进行血压检测、凝血功能检查及眼底血管评估,根据具体病因进行针对性治疗。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