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灌注治疗是一种通过加热药物溶液并将其灌注到体腔内的治疗方法,主要用于控制肿瘤扩散和杀灭癌细胞。其原理是通过热效应与化疗药物的协同作用,增强对癌细胞的杀伤效果,常用于腹腔或胸腔的恶性肿瘤治疗。
1、治疗原理
热灌注治疗利用42℃~45℃的高温环境破坏癌细胞结构,同时增强化疗药物渗透性。高温可导致癌细胞蛋白质变性、DNA损伤,而化疗药物如顺铂、紫杉醇等在热环境中活性提高,能更有效抑制肿瘤生长。这种协同作用可减少药物剂量并降低全身副作用。
2、适应症
该疗法主要适用于腹膜转移癌、恶性胸腹水、卵巢癌术后辅助治疗等局部进展期肿瘤。对于已发生广泛转移的晚期患者效果有限,需结合全身化疗或靶向治疗。部分消化道肿瘤或妇科肿瘤患者术后采用热灌注可预防复发。
3、治疗过程
在全身麻醉下,通过置管将加热的化疗药物持续循环灌注1-2小时。术后需监测体温、电解质平衡及肝肾功能,可能出现腹痛、低蛋白血症等并发症。治疗通常需2-3次循环,间隔3-4周,具体方案需根据肿瘤类型和患者耐受度调整。
治疗前需由肿瘤科医生评估患者心肺功能及凝血状态,禁忌症包括严重感染、肠梗阻或凝血功能障碍。治疗期间应加强营养支持,定期复查影像学评估疗效。该疗法需在具备肿瘤热疗资质的医疗机构开展,患者不可自行尝试相关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