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血清结合珠蛋白测定有何临床意义?

王雯 营养科 副主任医师

河南省人民医院 三甲

血清结合珠蛋白测定的临床意义主要包括评估溶血性疾病、辅助诊断肝脏疾病、反映炎症状态以及鉴别其他血液系统疾病。该指标可为多种疾病的诊疗提供参考依据。

1、评估溶血性疾病

当发生血管内溶血时,红细胞破裂释放大量游离血红蛋白,结合珠蛋白会迅速与其结合形成复合物,导致血清中结合珠蛋白水平显著下降。因此该指标是判断急性溶血的重要依据,例如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患者常出现该指标降低。

2、辅助诊断肝脏疾病

结合珠蛋白主要由肝细胞合成,在慢性肝炎、肝硬化等肝脏疾病中,由于肝细胞功能受损,其合成能力下降,血清结合珠蛋白水平可明显降低。动态监测该指标有助于评估肝病进展程度。

3、反映炎症状态

作为急性时相反应蛋白,在感染、创伤、手术等应激状态下,结合珠蛋白水平会升高。例如重症肺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发病24小时后可见该指标上升,其升高幅度与炎症反应程度相关。

4、鉴别其他血液系统疾病

在缺铁性贫血、巨幼细胞性贫血等非溶血性贫血中,结合珠蛋白水平通常正常或轻度升高,这有助于与溶血性贫血进行鉴别。此外对于血红蛋白病、输血反应等情况的诊断也有参考价值。

进行血清结合珠蛋白测定时需注意,妊娠、口服避孕药等生理情况可能引起指标升高,而遗传性结合珠蛋白缺乏症患者会出现先天性低值。建议结合网织红细胞计数、胆红素检测、尿含铁血黄素试验等检查综合判断,具体结果解读需由临床医生结合患者整体情况进行分析。

科普文章,仅供参考。如有不适,请及时线下就医。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