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轴性近视是什么

王安安 眼科 副主任医师

南昌大学附属眼科医院 三甲

轴性近视是一种常见的近视类型,通常由眼轴长度过长导致。其主要表现为平行光线进入眼内后聚焦在视网膜前方,可能与遗传、用眼习惯及环境因素有关,可通过光学矫正或手术干预改善视力。

1、眼轴过长

轴性近视的核心特征是眼球前后径(眼轴)超过正常范围。正常成年人眼轴约为24毫米,若长度超过这一数值,可能导致视网膜后移,使光线无法准确聚焦。眼轴每增长1毫米,近视度数约增加300度,这种结构异常是视力下降的直接原因。

2、遗传因素

父母双方或一方患有高度近视时,子女发生轴性近视的风险显著增加。部分基因变异可能影响巩膜韧性,导致眼轴在生长发育期过度延长,此类患者近视度数往往进展较快。

3、用眼习惯

长时间近距离用眼会使睫状肌持续紧张,可能通过生物力学作用影响眼后节结构。持续高负荷的调节需求可能加速眼轴增长,特别是在青少年眼球发育阶段,容易形成轴性近视。

4、环境因素

光照强度不足会使视网膜多巴胺分泌减少,可能影响眼球发育调控。研究显示每天户外活动时间少于2小时的青少年,眼轴增长速率更快,增加轴性近视发生风险。

对于确诊轴性近视者,建议佩戴框架眼镜或角膜接触镜进行光学矫正。青少年患者可考虑配戴角膜塑形镜延缓进展,成年后经详细检查可选择激光手术或晶体植入术。日常需保持每天2小时以上户外活动,每用眼40分钟休息5分钟,并定期进行眼轴长度测量和眼底检查,以便及时发现并发症。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