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炎艾灸一般可选择迎香穴、印堂穴、肺俞穴、合谷穴及风池穴等穴位,需根据个体情况遵医嘱操作。艾灸通过温热刺激穴位,有助于缓解鼻塞、调节肺气,但需注意操作规范。
1、迎香穴
位于鼻翼外缘中点旁开0.5寸处,属手阳明大肠经。艾灸该穴位可促进局部气血运行,缓解鼻塞流涕症状,对过敏性鼻炎引起的鼻部不适有改善作用。
2、印堂穴
位于两眉头连线中点处,属经外奇穴。艾灸此处可通调督脉之气,减轻前额胀痛和鼻腔充血,对慢性鼻炎伴随的头痛症状有辅助缓解效果。
3、肺俞穴
位于第三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属足太阳膀胱经。刺激该穴可调节肺脏功能,增强卫外能力,适用于肺气虚型鼻炎患者,能改善打喷嚏、流清涕等症状。
4、合谷穴
位于手背第一、二掌骨间偏食指侧凹陷处,属手阳明大肠经。艾灸此穴具有疏风解表作用,可缓解急性鼻炎发作时的鼻痒、喷嚏等外感症状。
5、风池穴
位于后发际线上1寸,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上端之间凹陷处,属足少阳胆经。该穴位艾灸可祛风散寒,对风寒侵袭导致的鼻塞、流涕有明显缓解效果。
艾灸治疗需由专业医师评估体质后实施,操作时注意保持适当距离防止烫伤。治疗期间应避免接触过敏原,配合饮食调理。若症状持续加重或出现鼻腔出血等情况,应及时停止艾灸并就诊耳鼻喉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