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风草作为中草药,一般具有祛风除湿、利尿通淋、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缓解关节不适等功效和作用。其主要用于改善部分风湿或代谢性疾病引起的症状,但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1、祛风除湿
痛风草在中医理论中归肝经,所含的生物碱类物质能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对于风湿痹症引起的关节僵硬、肌肉酸痛具有缓解作用,常与羌活、独活等配伍使用。
2、利尿通淋
该草药含有的黄酮苷成分可增加肾小球滤过率,通过促进尿液生成帮助排出体内多余尿酸,对湿热下注引起的尿频、尿急症状有改善效果。
3、清热解毒
其含有的绿原酸等酚类化合物具有抑制炎症因子释放的作用,适用于热毒壅盛导致的皮肤疮疡、咽喉肿痛等症状,外敷时可配伍金银花。
4、消肿止痛
草酸镁等活性成分能降低局部组织渗透压,减轻痛风急性发作期的关节肿胀,通常需配合冰敷加强效果,但红肿破溃时禁用。
5、缓解关节不适
所含的齐墩果酸可调节嘌呤代谢酶活性,对于尿酸结晶沉积引发的足趾、膝关节刺痛具有辅助缓解作用,需注意不能替代降尿酸药物。
使用痛风草前应明确诊断,风寒湿痹者需配伍温经散寒药材。治疗期间需监测肝肾功能,避免与利尿剂同用。急性痛风发作或血尿酸水平显著升高时,应及时前往风湿免疫科规范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