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儿童抽搐症适合用什么药物治疗

刘洋 儿科 副主任医师

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三甲

儿童抽搐症的治疗需根据具体病因选择药物,通常可遵医嘱使用抗癫痫药物、解热镇痛药、电解质补充剂等。常见病因包括癫痫发作、高热惊厥、电解质紊乱等,需在医生明确诊断后规范用药。

1、抗癫痫药物

若抽搐由癫痫引起,需长期使用抗癫痫药物控制发作。常用药物包括左乙拉西坦口服液、丙戊酸钠缓释片、奥卡西平片等,这些药物通过调节神经元兴奋性减少异常放电。用药期间需定期监测血药浓度和肝肾功能。

2、解热镇痛药物

高热惊厥引起的抽搐需及时退热。对乙酰氨基酚混悬滴剂、布洛芬混悬液等可降低体温,减少因体温骤升引发的抽搐风险。用药时需按照体重计算剂量,两次用药需间隔4-6小时。

3、电解质补充剂

低钙血症、低镁血症等电解质紊乱可能诱发抽搐。葡萄糖酸钙口服溶液、碳酸钙D3颗粒、硫酸镁注射液等可针对性补充缺乏的电解质。静脉补液需严格掌握输注速度,防止心律失常。

4、镇静类药物

急性抽搐发作时可短期使用地西泮注射液缓解肌肉强直。这类药物通过增强GABA神经抑制作用快速控制症状,但需警惕呼吸抑制等副作用。

5、其他药物

脑炎或代谢性疾病引起的抽搐需针对原发病治疗,如免疫球蛋白、维生素B6等。颅内感染可能需联用甘露醇注射液降低颅压。

儿童用药需选择适合年龄的剂型如口服液、颗粒剂等,避免使用苯巴比妥注射液等易蓄积中毒的药物。家长不可自行调整剂量或停药,治疗期间需定期复诊评估疗效,同时注意防止发作时跌倒、咬伤等意外伤害。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