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先补气血还是先补阳气

江一平 中医科 主任医师

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三甲

在中医理论中,补气血和补阳气的先后顺序需根据个人体质和具体症状决定。通常存在阳气不足、气血两虚或两者兼有的情况,需辨证施治才能达到理想效果。

1、阳气不足为主

若出现畏寒肢冷、小便清长等典型阳虚症状时,需优先温补阳气。此时可选用附子理中丸、右归丸等中成药,配合艾灸关元、命门等穴位,待阳气恢复后再调理气血。因为阳气是气血运行的动力,阳气虚弱会导致气血生化不足。

2、气血两虚为主

对于面色苍白、心悸失眠等气血亏虚明显者,应先行补益气血。常用八珍汤、归脾丸等方剂,配合当归、黄芪等药材,待气血充盈后再考虑温阳。气血充足可为阳气提供物质基础,避免虚不受补。

3、气血阳虚并见

临床常见气血不足与阳气虚弱并存的情况,此时需气血双补与温阳并举。可选十全大补汤加减,或在医生指导下将补气养血的四物汤与温阳的桂附地黄丸配合使用,通过药物配伍实现同步调理。

建议在专业中医师辨证指导下制定调理方案。日常可食用山药、红枣等平补食材,避免生冷寒凉食物。调理期间注意起居有常,适当进行八段锦等养生运动,定期复诊调整用药。盲目自行进补可能导致阴阳失衡,加重身体不适。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