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尿蛋白高如何降低

徐信群 普内科 主任医师

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三甲

尿蛋白升高可能与肾炎、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病等疾病有关,一般可通过控制血压、免疫抑制治疗、控制血糖、调整饮食以及定期复查等方式降低。建议及时就医明确病因,遵医嘱治疗。

1、控制血压

高血压可能导致肾小球滤过膜损伤,引发尿蛋白升高。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氯沙坦、缬沙坦、贝那普利等药物,有助于降低血压并减少蛋白尿。同时需定期监测血压,避免剧烈运动或情绪波动。

2、免疫抑制治疗

对于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狼疮性肾炎、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等,常需使用醋酸泼尼松片、环磷酰胺片、他克莫司胶囊等药物控制免疫反应,减轻肾脏损伤。治疗期间需注意预防感染,定期复查肝肾功能。

3、控制血糖

糖尿病肾病患者需严格监测血糖,遵医嘱使用胰岛素注射液、阿卡波糖片、达格列净片等降糖药物,将糖化血红蛋白控制在7%以下。同时需进行眼底检查、尿微量白蛋白检测等并发症筛查。

4、调整饮食

每日蛋白质摄入量建议控制在0.8g/kg体重,优先选择鸡蛋、牛奶等优质蛋白。减少盐分摄入至每日不超过5g,避免腌制食品。合并水肿者需限制饮水量,保持出入量平衡。

5、定期复查

每3-6个月进行尿常规、24小时尿蛋白定量、肾功能检查,观察病情变化。肾穿刺活检患者需在术后卧床24小时,监测血压及尿液颜色,警惕出血风险。

尿蛋白升高患者应避免自行服用肾毒性药物,如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建议记录每日尿量变化,注意观察是否出现下肢水肿、尿液泡沫增多等症状。若24小时尿蛋白定量持续超过1g,或伴随血肌酐升高,需尽快到肾内科就诊。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