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性心律失常是指心脏窦房结发出的电冲动频率或节律异常,导致心跳过快、过慢或不规则。常见类型包括窦性心动过速、窦性心动过缓、窦性心律不齐以及窦性停搏,可由生理因素或心脏疾病引起。
1、窦性心动过速
正常成年人心率超过100次/分钟称为窦性心动过速。剧烈运动、情绪激动等生理状态可能引起短暂性心率加快。病理性原因包括发热、贫血、甲状腺功能亢进或心力衰竭,需针对原发病进行治疗。
2、窦性心动过缓
心率低于60次/分钟属于窦性心动过缓。运动员或睡眠状态常出现生理性心率减慢,通常无需处理。若伴随头晕、乏力等症状,可能与窦房结功能障碍、心肌炎或药物副作用相关,严重者需安装心脏起搏器。
3、窦性心律不齐
常见于青少年呼吸性心律不齐,表现为吸气时心率增快、呼气时减慢,属于正常生理现象。病理情况下可见于心肌缺血、电解质紊乱,心电图显示P-P间期差异超过0.12秒,需结合临床症状评估。
4、窦性停搏
窦房结暂时停止发放冲动,可能导致心悸或晕厥。偶发停搏可见于迷走神经张力过高,持续3秒以上需警惕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常需心电监测和专科治疗。
若出现持续心悸、晕厥或胸痛等症状,建议及时进行心电图、动态心电图或心脏超声检查。日常生活中需避免过度摄入咖啡因,保持规律作息,心血管疾病高危人群应定期体检监测心脏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