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道口出现疙瘩可能与毛囊炎、尖锐湿疣、前庭大腺囊肿以及阴道炎等因素有关。若疙瘩伴随红肿、疼痛或异常分泌物,建议及时就医明确诊断。
1、毛囊炎
阴道口周围毛囊若发生细菌感染,可能形成红色丘疹或脓疱,伴有局部红肿和压痛。日常需保持外阴清洁干燥,避免抓挠。症状较轻时可遵医嘱外用莫匹罗星软膏、红霉素软膏等抗生素药膏治疗。
2、尖锐湿疣
由HPV病毒感染引起的性传播疾病,表现为菜花状或乳头状赘生物,质地柔软且可能多发。确诊后可通过激光、冷冻等物理治疗去除疣体,或遵医嘱局部使用咪喹莫特乳膏、鬼臼毒素酊等药物进行干预。
3、前庭大腺囊肿
前庭大腺导管堵塞可能形成囊性肿物,直径多为1~3厘米,若继发感染会出现疼痛和化脓。较小囊肿可观察,较大或反复发作者需行造口术引流,急性感染期需使用头孢克肟片、阿莫西林胶囊等抗生素控制炎症。
4、阴道炎
念珠菌或滴虫感染可能引发外阴红肿及颗粒状丘疹,常伴随豆渣样或泡沫状分泌物。需根据病原体类型选择克霉唑栓、甲硝唑栓等阴道栓剂治疗,同时用碳酸氢钠溶液或高锰酸钾溶液坐浴辅助缓解症状。
日常应选择棉质内裤并每日更换,避免使用刺激性洗液清洁外阴。若疙瘩持续增大、破溃出血或反复发作,需及时进行HPV检测、分泌物培养等检查,在医生指导下规范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