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奶粉过敏时,需立即停止食用普通奶粉并更换特殊配方奶粉,通常可通过停止过敏原、更换奶粉、药物治疗、皮肤护理及就医指导等方式改善。具体方法需根据过敏程度和症状由医生评估后决定。
1、停止食用普通奶粉
奶粉过敏主要是由于宝宝对牛奶蛋白中的乳清蛋白或酪蛋白产生免疫反应。一旦发现过敏症状如皮疹、腹泻等,应立即停止当前喂养的奶粉,避免过敏原持续刺激。
2、更换特殊配方奶粉
可遵医嘱选择深度水解奶粉或氨基酸配方奶粉。这类奶粉通过分解蛋白质结构,降低致敏性,同时能提供婴幼儿生长发育所需的营养,需在医生指导下长期喂养至过敏缓解。
3、药物治疗
若出现荨麻疹、皮肤瘙痒等症状,可遵医嘱使用西替利嗪滴剂、氯雷他定糖浆等抗组胺药物缓解过敏反应。皮肤局部红肿时可外涂炉甘石洗剂,但需避免使用含激素的药膏。
4、皮肤护理
过敏常伴随湿疹等皮肤问题,需每日用温水清洁皮肤并涂抹婴儿专用保湿霜。选择纯棉衣物,避免摩擦刺激,保持室内湿度在50%-60%减少皮肤干燥。
5、及时就医
出现呼吸急促、喉头水肿等严重过敏反应时,需立即就医。医生可能给予肾上腺素注射,必要时进行心电监护和住院观察,防止发生过敏性休克等危重情况。
奶粉过敏宝宝应定期评估营养状况和过敏进程,家长切勿自行使用偏方或不明成分的替代食品。更换奶粉初期可能出现短暂拒食现象,需耐心少量多次喂养。建议每3-6个月复查过敏原,根据医生建议逐步尝试过渡至适度水解奶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