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刺(骨质增生)无法彻底根除,但可通过多种方法控制症状并延缓进展。常见治疗方式包括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封闭治疗及手术治疗等,需根据病情严重程度选择。
1、药物治疗
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缓释胶囊、双氯芬酸钠缓释片、塞来昔布胶囊等,可缓解疼痛和炎症反应。但长期使用需警惕胃肠道刺激或心血管风险,消化性溃疡患者需遵医嘱联用胃黏膜保护剂。
2、物理治疗
热敷、超声波、红外线等理疗手段能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减轻关节肿胀。冲击波治疗可针对钙化灶进行物理性松解,每周1-2次,连续4-6周可改善活动受限。
3、封闭治疗
对局部压痛明显的患者,可在超声引导下注射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液与利多卡因的混合液,直接作用于病灶周围,快速缓解疼痛,但每年不宜超过3次。
4、手术治疗
当骨刺压迫神经或严重影响关节功能时,需考虑关节镜清理术去除增生骨质,严重者需行人工关节置换术。术后需配合康复训练恢复关节活动度。
骨刺的形成与年龄、劳损等因素相关,日常需控制体重、减少关节负重活动。若出现持续性疼痛或活动障碍,建议尽早就诊骨科,通过X线或MRI评估骨质增生程度,制定阶梯化治疗方案,切勿自行服用止痛药物掩盖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