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是否需要输液治疗应根据具体病情决定,通常以口服药物和日常护理为主。若出现高热、脱水或合并细菌感染等严重情况,医生可能会根据病情选择葡萄糖注射液、生理盐水、抗病毒药物、抗生素或糖皮质激素等静脉输液治疗。
1、葡萄糖注射液
感冒伴随严重呕吐、腹泻或无法进食时,可能导致体内水分和电解质大量流失。此时输注葡萄糖注射液可补充能量,维持机体基础代谢需求,预防脱水及电解质紊乱。
2、生理盐水
对于高热持续不退或大量出汗的患者,输注0.9%氯化钠注射液能有效补充血容量,调节钠离子水平,帮助恢复体液平衡。通常与葡萄糖注射液交替使用,维持血浆渗透压稳定。
3、抗病毒药物
确诊为流感病毒感染且发病48小时内,可遵医嘱使用利巴韦林注射液等广谱抗病毒药物。这类药物通过抑制病毒RNA合成发挥作用,需严格掌握适应症,普通病毒性感冒通常无需使用。
4、抗生素
当血常规检查显示白细胞升高、C反应蛋白增高,伴有脓涕、黄痰等细菌感染征象时,可选用注射用头孢曲松钠、阿奇霉素注射液等抗生素。需注意普通感冒多由病毒引起,滥用抗生素可能引发耐药性。
5、糖皮质激素
仅在出现喉头水肿、严重支气管痉挛等危急情况时短期使用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这类药物具有强效抗炎作用,但会抑制免疫反应,非必要情况下不得随意使用。
感冒患者应优先选择口服补液盐、解热镇痛药等对症处理。若出现持续高热3天不退、呼吸困难、意识模糊等情况,需立即就医进行血常规、胸片等检查。所有静脉用药均需经专业医生评估后使用,患者不可自行要求输液治疗,以免增加不良反应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