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蜈蚣在中医中有哪些药用价值

江一平 中医科 主任医师

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三甲

蜈蚣作为传统中药材,通常具有息风镇痉、通络止痛、解毒散结、抗炎消肿以及促进伤口愈合等功效。其药用价值在中医理论中被应用于多种病症的辅助治疗,但需在医生指导下合理使用。

1、息风镇痉

蜈蚣常用于治疗肝风内动引起的抽搐、惊痫等症。其含有的毒性蛋白成分可通过调节神经系统功能缓解肌肉痉挛,对于小儿惊风、破伤风等疾病引起的肢体抽搐具有一定抑制作用。

2、通络止痛

该药材对风湿痹痛、关节僵直有疏通经络作用。中医认为其走窜之力较强,能改善气血运行不畅导致的疼痛症状,常与全蝎等虫类药配伍使用。

3、解毒散结

蜈蚣外用时可治疗疮疡肿毒、瘰疬结核等病症。其解毒功效主要作用于局部病灶,通过促进毒素排出和抑制病原微生物生长发挥治疗效果。

4、抗炎消肿

现代药理研究显示其提取物具有抑制炎症因子释放的作用,可减轻组织红肿热痛等炎症反应,适用于毒虫咬伤等引起的局部肿胀。

5、促进伤口愈合

研末外敷时可加速创面修复,通过刺激局部血液循环和增强细胞再生能力,对慢性溃疡、褥疮等皮肤损伤有辅助修复作用。

蜈蚣作为毒性中药材,使用时需严格掌握剂量与炮制方法。孕妇及过敏体质者禁用,内服应经过专业炮制处理。出现相关适应症时,建议在中医师辨证指导下规范使用,避免自行配伍或过量服用。治疗过程中如出现口唇麻木等中毒反应,应立即停用并就医处理。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