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核菌素皮试是用于检测人体是否感染结核分枝杆菌的一种皮肤试验,主要通过皮内注射结核菌素并观察局部反应来判断结果。其原理基于机体对结核菌素的免疫应答,常用于结核病筛查、感染风险评估及卡介苗接种效果评价。
1、检测原理
结核菌素皮试通过将纯蛋白衍生物(PPD)注射至前臂皮内,若机体曾感染结核分枝杆菌或接种过卡介苗,致敏的T淋巴细胞会释放细胞因子,引起注射部位血管扩张、细胞浸润,形成局部红肿硬结。未感染者通常无显著反应。
2、主要用途
该试验适用于结核病密切接触者的筛查、免疫功能低下人群的感染风险评估,以及儿童结核病的辅助诊断。此外,还可用于监测卡介苗接种后是否诱导免疫应答,但无法区分活动性结核病与潜伏性感染。
3、结果判读
注射后48-72小时测量硬结直径,成人以硬结≥10mm为阳性,HIV感染者或免疫抑制者≥5mm即阳性,卡介苗接种者需结合流行病学史判断。强阳性反应(≥15mm或伴水疱)提示近期感染或发病风险较高,需进一步检查。
4、注意事项
急性传染病、皮肤病发作期及过敏体质者应暂缓检测。试验后可能出现局部瘙痒或低热,通常无需处理。阳性结果需结合胸部影像、痰菌检查等综合评估,不能单独作为确诊依据。接种卡介苗可能导致假阳性,而免疫功能缺陷可能出现假阴性。
进行结核菌素皮试后,应在规定时间内返院测量结果。若出现强阳性反应或伴随咳嗽、低热等症状,应及时进行胸部CT、γ-干扰素释放试验等补充检查。所有检测结果均需由专科医生结合临床表现进行综合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