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中医如何看脚底脱皮

江一平 中医科 主任医师

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三甲

脚底脱皮在中医理论中多与湿热下注、血虚风燥、脾胃虚弱等因素相关,需结合具体体质及伴随症状进行辨证施治。

1、湿热下注

长期处于潮湿环境或饮食不节导致湿热内生,湿邪与热邪结合下注于足部,可阻碍气血运行,使皮肤失去濡养而脱皮。此类患者常伴有脚部多汗、异味、瘙痒等症状。治疗可选用清热利湿的中药外洗,如黄柏、苦参、地肤子等煎汤泡脚,同时内服二妙丸等中成药祛湿。

2、血虚风燥

素体血虚或久病耗伤阴血,导致肌肤失于濡润,出现皮肤干燥、脱屑,尤其在秋冬季节加重。此类人群多伴有面色苍白、指甲易断裂等表现。可内服四物汤、当归饮子等养血润燥方剂,配合外用紫草油、蛇油膏等滋润皮肤。

3、脾胃虚弱

脾胃运化功能失调导致水谷精微无法正常输布,足部得不到足够营养支持,可能出现脱皮、角质增厚。此类患者常见食欲不振、大便溏薄等消化系统症状。治疗需健脾益气,可选用参苓白术散加减,配合足三里、三阴交等穴位艾灸。

日常应注意保持足部清洁干燥,避免穿不透气的鞋袜。饮食上减少肥甘厚味摄入,湿热体质者可适量食用赤小豆、薏苡仁等利湿食材。若脱皮伴随严重皲裂、渗液或反复发作,建议到正规中医机构进行体质辨识和系统调理,切勿自行长期使用刺激性外用药物。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