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胍类降糖药主要通过抑制肝糖异生、增加外周组织对葡萄糖的摄取、改善胰岛素敏感性、减少肠道葡萄糖吸收以及调节脂代谢等机制发挥降糖作用。这类药物在2型糖尿病治疗中具有重要地位。
1、抑制肝糖异生
双胍类药物能抑制肝脏内糖原分解为葡萄糖的过程,同时减少乳酸、甘油等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从而降低空腹血糖水平。这一作用主要通过激活AMP活化蛋白激酶通路实现。
2、增加外周组织葡萄糖摄取
该类药物可促进肌肉、脂肪等外周组织对葡萄糖的主动摄取,增加骨骼肌细胞膜葡萄糖转运体数量,加速葡萄糖进入细胞进行代谢利用。
3、改善胰岛素敏感性
通过增强胰岛素受体酪氨酸激酶活性,改善胰岛素抵抗状态。这种作用有助于提高机体对自身胰岛素或外源性胰岛素的反应效率。
4、减少肠道葡萄糖吸收
可延缓小肠上皮细胞对碳水化合物的吸收速度,降低餐后血糖峰值。这种作用与抑制肠道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活性有关。
5、调节脂代谢
能抑制脂肪分解,降低游离脂肪酸水平,减少肝糖输出。同时可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对心血管系统具有潜在保护作用。
使用双胍类降糖药需严格遵医嘱,常见药物包括二甲双胍普通片、肠溶片及缓释片等不同剂型。治疗期间应定期监测肝肾功能,出现严重胃肠道反应或乳酸性酸中毒症状需及时就医。此类药物通常作为2型糖尿病的基础用药,但具体治疗方案需根据患者个体情况制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