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底肌检查一般包括手法检查、仪器检查以及自我评估等方法,需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式。若存在相关症状,建议及时就医并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检查。
1、手法检查
医生会将手指轻轻放入阴道或直肠内,通过触诊评估盆底肌的张力、收缩力及放松能力。检查时需配合医生指示进行收缩和放松,过程中可能有轻微不适但通常可耐受。此方法简便快捷,常用于初步评估盆底肌功能状态。
2、仪器检查
包括盆底肌电图、超声检查等。肌电图通过电极记录肌肉电活动,评估神经肌肉协调性;超声可观察盆底结构及动态变化,如膀胱颈位置、盆底器官脱垂程度。部分仪器需将探头置入阴道或直肠,检查前需排空膀胱并保持放松。
3、自我评估
可通过排尿中断试验初步判断,如在排尿时尝试收缩盆底肌停止尿流,若能短暂中断且无疼痛,提示肌力尚可。日常生活中还可观察咳嗽、打喷嚏时是否漏尿,或感知阴道松弛度。但自我评估准确性有限,仅作为参考。
盆底肌检查前应避免阴道用药或灌洗,穿着宽松衣物。若存在尿失禁、盆腔脏器脱垂或性功能障碍等症状,建议尽早就诊。检查后医生会根据结果制定康复方案,如凯格尔运动、电刺激治疗等,需遵医嘱规范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