厥阴病作为中医六经病证之一,通常可出现四肢厥冷、寒热错杂、下利、口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不欲食、呕吐或吐蛔等8个症状。具体症状表现因人而异,需结合个体情况综合判断。
1、四肢厥冷
厥阴病以阴阳气不相顺接为基本病机,阳气不能通达四肢末端,可出现手足厥冷,严重时甚至冷至肘膝关节。
2、寒热错杂
厥阴为阴尽阳生之经,病情复杂多表现为寒热夹杂,如上半身烦热、下半身畏寒,或发热与恶寒交替出现。
3、下利
肝失疏泄影响脾胃运化,常见腹泻症状,严重时可出现下利清水或完全不化的完谷。
4、口渴
因阴阳失调导致津液输布异常,患者常感口渴但饮水后症状不能完全缓解。
5、气上撞心
厥阴肝经气机逆乱,自觉有气从少腹上冲胸咽,伴有心悸、胸闷等不适。
6、心中疼热
虚热上扰心胸部位,可表现为心前区灼热疼痛,常伴烦躁不安。
7、饥不欲食
胃中虚热导致嘈杂似饥,但脾虚失运又致食欲减退,形成知饥不食的矛盾状态。
8、呕吐或吐蛔
脾胃功能紊乱可引起呕吐,若肠腑有寄生虫扰动,可能出现吐蛔现象。
出现上述症状时应及时就诊中医科,通过望闻问切四诊合参明确辨证。治疗需根据寒热虚实的不同,选用乌梅丸、当归四逆汤等经典方剂进行调理,切忌自行盲目用药。